黑龙江海伦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东北北部高寒地区重茬大豆增产技术研究与示范
作者: 海伦站 更新时间: 2016-03-07
 1)新轮作种植模式研究。试验设置在海伦站胜利村示范区。该试验以3年为一周期,结合不同耕作措施进行新轮作制度研究。本试验示范集成了秸秆深混技术、精量保全苗免耕播种技术和少耕技术、精准施肥技术。

试验效果:①物候期调查:不同的耕作方式对大豆的物候期没有显著的影响。②产量表现:在前茬玉米秸秆还田的基础上播种大垄6行大豆,由于播种密度较大,所以每平米大豆的株数较多,约36/m2,显著提高了大豆产量,与对照和标准垄大豆相比分别增加了19.15%13.12%;大豆的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百粒重均在标准垄大豆中表现较好。大豆茬免耕种玉米,在节约了机械成本的同时,与农民常规种植方式相比各项产量性状均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其产量提高了7.3%。③经济效益分析:对照区大豆产量为2385 kg/hm2,生产成本为2959元(不包括地租费),总收入为10494元,产投比为3.55。大垄6行大豆和常规垄大豆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收益1980元和572元;免耕玉米与对照相比增加收益654元。从三个试验区的平均值可以得出“1231”重迎茬大豆高产栽培模式能够显著地增加经济效益和提高产投比。同时由于实行了秸秆还田,5年后土壤理化性质得到明显改善,其中土壤有机质(半腐解有机物质)提高4-7%,容重下降6-10%>0.25 mm土壤团聚体提高15-20%,土壤饱和导水率提高40%以上,实现了黑土的保护。

该项技术在海伦综合试验站服务区内的巴彦县、绥棱县、海伦市、北安市和嫩江县均进行了示范,示范面积分别为190亩,100亩,400亩,495亩和80亩,与对照相分别增产13.9%11.53%16.65%20.24%13.53%。试验示范期间与岗位科学家魏丹和胡国华关于技术集成等问题进行了对接。

海伦站根据服务区内各县市不同积温,在南部巴彦县进行了玉米-玉米-大豆高效轮作的试验示范,技术集成了“秸秆深混还田-少耕-免耕”等技术;技术研发区的面积为50亩,技术示范区的面积为200亩,产量较对照增加了14.2%。在中部绥棱县的平原地带和海伦市进行了大豆-玉米轮作肥田种植模式的试验示范,技术集成了“秸秆深混还田-减肥减药-免耕”等技术,技术研发区的面积为50亩,技术示范区的面积为200亩,产量较对照增加了13.6%。在绥棱县的山区和北部北安市和嫩江县继续推行“1231”大豆重迎茬高效种植模式。试验示范期间与岗位科学家魏丹和胡国华关于技术集成等问题进行了对接。

2)重茬大豆高产高效单项技术集成:试验设置在黑龙江省海伦综合试验站内。前茬作物为大豆。大豆品种为黑河38;拌种药剂为多克福种衣剂和菌线克SN100种衣剂;耕作方式为浅翻深松+秸杆还田;示范设计:①常规模式(当地)+多克福,②优选模式:浅翻深松+测土施肥+花期追氮+ SN100;施肥方式为:①测土施肥(N-P2O5-K2Okg/hm255-60-45,②花期追氮:用磷酸二铵做基肥,尿素氮(6.85 g/m2)全部做花期追肥。以农民大豆田为对照。

试验效果:①物候期调查:不同的种植模式对大豆的物候期没有显著的影响。②产量表现:优选模式显著提高大豆百粒重和产量,与常规模式相比分别增加了6.31%10.28%。③经济效益分析:优选模式虽然较常规模式略增加了生产成本,但是由于其大豆产量较高,总收入较常规模式增加10.34%,增加效益980/公顷。因此,在海伦综合试验站的研究区域内浅翻深松+测土施肥+花期追氮+ SN100是增加大豆产量的一个有效措施。在巴彦县山后乡、绥棱的后头乡、海伦市前进乡、北安市二井镇和嫩江县长福镇进行了示范,累计示范面积为760亩,与对照相比增产在9.8%以上。

版权所有: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 京ICP备05002838号-58
Email: hla@cern.ac.cn TEL:0451-86673962 技术支持: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 •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